Why an MBA? World Survey
1.New Career Opportunities 33%
2.Personal Development 21%
3.Exp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20%
4.Salary Increase 14%
5.Educational Experience 6%
6.Potential to Network 5%
7.Required / Advised by Employer 1%
去讀MBA,我們絕對不是去拿一個學位。MBA的學習是通過一段時間系統的學習使自己獲得Globe vision(全球視野)、language&communication skill(語言和交流的能力)、network(校友網絡、教授和講座)、presentation(表達自己的能力)。這四個方面是通過MBA的學習真正能夠使你終身受益的,因為全球化的中國需要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的職業經理人,而英語授課的環境大大地強化了你獲得全球通用的語言的能力,MBA課堂的案例討論使你熟悉了全世界的商業文化,并通過學習大大提高了你表達自己的能力(而這方面是中國學生最需要的,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不鼓勵學生自己來表達自己,所以表達欲望和表達能力的雙重缺失是制約中國職業經理人發展的最大的問題),最后你的同學網絡、校友網絡和學院資源更是你的一個財富。所以從這幾個角度來看實際MBA的學習更像是一個針對職業經理人的訓練。芝加哥商學院院長在商學院的推廣說明會上這樣解釋MBA學習,他說來芝加哥商學院讀MBA不是來學知識的,因為知識并不能夠用于實踐,也不是來學管理經驗的,因為經驗不能夠被復制,MBA的學習是與一大堆職業精英和未來的職業精英一起腦力激蕩的過程,MBA是每一個人的職業助推器。
最近某調查公司提供的一項MBA的薪資調查數據顯示:中國MBA人才平均年薪在88,655元;而在取得MBA學位之前的平均年薪只有37,227元。
中國MBA人才目前的薪資行情還沒有完全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真正價值,這是由中國MBA人才產生結構的多元化所造成的,中國MBA目前主要來自于三方面:留學回國的MBA、國內大學培養的MBA,以及以境外教育機構為主培養出的中外合作MBA學生。
一般情況下,從國外留學歸來或外籍的MBA人才被外企聘用的較多,年薪可達20萬~50萬元,個別優秀的MBA出身的CEO聘用年薪也可達80萬~100萬元;以境外教育機構為主培養的中外合作學院MBA人才也大受市場歡迎,其年薪可達到10萬~30萬元,個別優秀的可創出50萬元的年薪收入。國內62所大學所培養的MBA人才薪資收入總體水平較低,質量參差不齊,懸殊很大。如清華、北大、中歐、復旦、上海等大學培養的MBA,市場受歡迎程度較好,而很大一部分學校培養的MBA畢業生就業狀況并不盡如人意,濫辦MBA現象或濫竽充數混出來的MBA也不在少數。由于教師質量、教材質量、學生質量尚未能達到國際MBA標準水平,目前國內產生的MBA人才薪資水平相當大一部分還停留在低水平上,不少只在3000元~5000元的月薪水平,這與國際MBA,尤其是歐美MBA的起薪水平差距高達10倍左右(歐美MBA畢業生起薪平均水平在5.5萬~7.5萬美元)。據了解,歐美一些高校的MBA一畢業即會被獵頭公司挖走或直接被跨國公司爭相聘用,起薪在10萬美元(年薪)以上的占了很大部分。而國內畢業的MBA除少數學生外,大部分畢業生沒有那么好的運氣,并沒有那么吃香,那些畢業后連外語也不通的MBA或從國企公費出來讀MBA鍍金的人,其薪水并沒有如期望中那樣大幅增長。
但是,有眾多理由可以充分證明,中國MBA的薪水總體水準將會有較大幅度上升,中國MBA人才仍將供不應求,炙手可熱。這是因為中國已經加入WTO,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呈現一體化趨勢,中國需要大量國際化人才,有許多具有國際教育背景或跨國公司工作背景的人才進來,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人才走出國門學習、工作及從事國際貿易等工作。這樣一方面能很快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MBA,另一方面因為中國經濟正處于繁榮發展期,高級人才十分緊缺,MBA人才的身價也會水漲船高。
MBA的投資與回報分析
前面我們談到了很多有關MBA畢業后薪資的一般情況,然而針對目前國內市場的MBA熱,有關中國學生讀MBA回報分析的研究卻不是很多。我注意到《經理人》曾登過一篇分析MBA機會成本方面的文章,據他們對中國MBA畢業生的調查顯示,所調查到的擁有MBA學位的人都認為讀MBA值,他們都認為讀MBA是對個人事業長遠的投資。實際上我個人認為,MBA學位對每個讀過MBA的中國人來講都是一項長遠的回報,可能有的回報快點,有的回報慢點,但最終絕大部分都能收回投資,而且會有豐厚的回報。
在《經理人》雜志的調查中,不僅探討了在國內讀MBA的機會成本,還對國外讀MBA的機會成本也做了分析。實際上,具體起來,機會成本是很個人化的,即使同在一個公司工作又同時在一個學院讀MBA,機會成本也往往差異很大,你只能根據你個人化的數據來計算你讀MBA的機會成本。
美國《財富》、《福布斯》雜志對美國MBA做過調查,結果表明,沒有MBA學位的學生,畢業后歷年收入增長率只有MBA畢業生的一半,MBA學位帶來的平均年收益是2.9萬美元,畢業生平均用4.1年的時間就可以收回他們所有的投資,包括學費和在就學期間放棄工作的經濟損失。
據媒體報道,在國內,清華大學1999年畢業的MBA平均起薪為每年8萬元,2000年夏天的畢業生為10萬元。中國人民大學2000屆MBA畢業生50%左右在金融機構,40%左右的在高科技行業,平均年薪達11.8萬元。而北京大學首屆國際MBA畢業生平均年薪更高達23萬元,大部分人的年薪是20萬元左右,最高的達83萬,最低的也有9萬。
國內MBA
《福布斯》中文版發布2005年度中國最有價值商學院(2005年4月7日,上海)世界知名商業雜志《福布斯》中文版進行的"中國最有價值商學院"調查目前已經完成,并在4月刊上發布了調查結果。中國MBA教育經過10余年的快速發展,給畢業生帶來了高額的經濟回報和快速的職位提升。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北京的北大國際MBA(BiMBA)分別成為全日制項目和在職項目回報率最高的商學院。
薪資增長水平
根據《福布斯》中文版的調查,中國2001屆畢業生的投資回報相當不錯。畢業4年之后,全日制MBA畢業生平均年薪達到13.7萬元,是入學前的2.8倍,平均只需1.9年即可收回投資;而在職畢業生目前平均年薪達到13.1萬元,是入學前的2.2倍,畢業后平均1.2年即可收回投資。
除中歐和北大國際之外,榜單前10名商學院2001年全日制畢業生目前的平均年薪為17.9萬元,是入學前年薪的3.6倍;在職畢業生目前的平均年薪為20.6萬元,是入學前年薪的3倍。
職位提升
2001屆畢業生在職位上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就讀MBA之前,僅有14.97%的學員在企業中擔任高層經理(或以上)職位,畢業后第一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5.7%,畢業4年之后則有46.3%的畢業生出任高管職務。全日制畢業生入學前后職位改變尤為明顯,入學前身居高位的比例僅為10.4%,畢業4年后這一比例上升到42.6%,是入學前的4.1倍。
行業選擇
在就讀商學院之前,MBA學生生源主要來自IT/通信/電子業(14.4%)、貿易/零售業(12.6%)和生產制造業(10.6%);畢業4年后MBA們大都進入了高薪行業,主要分布在IT/通信/電子業(19.8%)和金融業(14.6%),尤其是從事咨詢等專業服務行業的畢業生從入學前的1.86%上升到目前的5.97%。目前,2001屆畢業生在這3個行業的平均年薪分別為24.16萬元、18.79萬元和23.25萬元。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需參加全國管理類聯考,但部分院校提供提前面試優錄通道。本文從考試類型、科目難度、院校差異、備考技巧四大維度展開分析,結合2024年最新招生數據與考生實...
在職MBA報考方式有四種。同等學力申碩是免試入課程班,大專及以上可報,本科有學位滿3年可申碩,學費5-8萬元,適合基層管理者和預算有限創業者。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
文梳理2025年在職MBA學費情況,呈現不同梯隊院校學費差異,剖析學費影響因素,從職業規劃、經濟實力等維度給出擇校建議,助考生合理規劃,做出契合自身的在職MBA...
本文圍繞國外在職MBA展開,分析其報考難度,從入學門檻、課程考核等方面闡述。同時詳細介紹報考流程,涵蓋前期準備、申請遞交、審核面試到錄取入學各環節,為有意報考者...
mba與emba哪個適合在職?需依個人情況而定。工作3-5年、想夯實管理基礎選MBA;8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企業高管,追求戰略提升選EMBA。同時要考量時間與經濟條...
本文圍繞在職MBA考試科目與難度展開,詳細介紹管理類綜合能力和英語(二)兩大考試科目,分析數學、邏輯、寫作及英語的考查內容與難點。同時結合報考人數、院校競爭及考...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